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宋檀記事

99.哄堂大孝(1)

宋檀記事 荊棘之歌 5166 2025-01-07 11:25

  說起摔跤這個事,大夥就又有話題了。

  一是年紀大了,别的不怕,就怕行動不便還受罪,一旦躺那裡不能動,兩三個月人的精氣神就沒了。

  二是家裡人照顧也辛苦,裡裡外外這麼多活,還被傷患病人拌着腳了不能往外走,随時得伺候着……

  躺着的受罪,照顧着的也受罪。

  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夥就着這個話題聊起來,都發出了對年齡和身體的唏噓。

  但宋檀冷眼瞧着,這一群大老爺們兒嘴上不停說,但該喝酒的喝酒,該抽煙的抽煙,誰也沒把養生當回事兒呢,内心也着實實在無語。

  宋有德也喝了杯小酒,這會兒想起比自己年輕的人說沒就沒了,心中一陣唏噓:“三成,你既然要去,吃了飯就過去看看,留那裡給人家搭把手。

  “不用着急回來,咱家有人呢。
原先咱家裡過事情,他們家也來人了。
得去。

  村裡就是這個規矩,倘若别人家有事你去幫忙了,那自個家有事别人也會來幫忙。

  當然了,如果這家不給别人去幫忙,那輪到這家,自然也就沒有别人搭把手了。

  農村規矩大,講究的也多,不像市區,隻要錢給夠,一條龍服務什麼都辦好。
這邊許多事還得親朋好友一起張羅着才能辦下去。

  吃飯的人也都盤算着:“這會兒人才走啊,那後天早上得上山了。
都是一個村的,原先也都供過禮的,我們就等明天過去拜拜吧。

  雲橋村如今還是土葬,土葬的規矩是一大早擡棺上山,但是待客做法事等等,都是在人走的第二天。

  這人才剛走,搭靈棚,請道士,準備煙酒茶水,約大廚……一系列的事兒多着呢!

  宋山城也坐不住了,吃了飯将碗筷一放就直接過去:“我先去看看情況。

  餘下大夥議論着,議論着,又都拿着工具上山了。

  開挖掘機的小夥子也不知是張燕平哪裡找來的,千裡挑一的實誠人物,這會兒見大家都走了,想了想幹脆也上山接着幹活了。

  換做其他的老油條,如果是按天算工的話,不說磨洋工吧,但也絕對不會超時工作的。

  他一動起來,大家夥自然也就忙碌了,沒過多久就把這事抛到腦後去了。

  村裡都是年齡大的,走一個走兩個的,實在也正常。

  沒成想不過一個小時,宋三成就又拿着耙子氣哼哼的上山了。

  宋檀也帶着喬喬在這裡幫忙扒拉石塊碎木頭,這會兒看他爸一臉怒氣,随着機器的轟鳴作業,她隻好擡高嗓門:

  “爸,怎麼回事?

  去給人家幫忙的,怎麼還這樣子回來了?

  宋三成一臉的憤怒:“别提了!
這張家的三個兒女真tm不是東西!

  一說八卦,幾個幹活的老爺們兒也都不由來勁了,連忙問道:

  “咋回事?
孩子不孝啊?

  其中有人就勸道:“唉,老宋啊,你也看開點,孩子養大了就飛走了,指望他們能指望得上什麼呀?

  “就是,一年見不到三兩回,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真要是這樣就好了!

  宋三成是一臉的怒不可遏:

  “你們知道啥?
這就不是孝順不孝順的事,這是長了一副狼心狗肺了!

  豁喲!

  宋三成是厚道人,如今這麼形容人家,必定是有什麼大事!

  隻聽宋三成道:

  “我今天一過去,就聽他家老大在那裡牛氣哄哄的跟那做白事的打電話,嗓門放的老大,說撿最貴的!
又是要好壽衣,又是要冰棺,還要搞什麼熱熱鬧鬧的法事……”

  “我心想,咱們老人不就講個走的體面嗎?
這孩子也行,身後事也是事,面子情也是情是不?

  “誰知道張旺家直接揮着鋤頭往他兒子頭上砸,被大家夥架開,我才知道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每個村裡頭都有些懶漢閑漢,但張家旺和張嫂子絕不是那樣的。

  人家兩口子一個略跛腳,一個不怎麼說話,但夫妻倆都能幹。

  那個年月,又是熬饑荒又是缺衣少食的,硬生生拉扯大三個孩子。

  那會兒他們結婚早,生孩子也早,最大的孩子今年都四十了,最小的女兒也都三十一二了,都是有家有口的人。

  平時雖說回來的少,但張家旺一提孩子,那也是滿臉的驕傲,今兒個說孩子們又打電話了,明兒個說孩子們想吃自家種的菜,後個兒再說,孩子們特意買了什麼什麼來看老人……

  上年紀人嘛,不都圖個兒女孝順?

  這也是村中常态了。

  但具體日子過得是冷是熱,那隻有各家知道各家了。

  上周,就是宋檀出門買金櫻子那天,張家大兒子打電話來說想吃老家的珍珠花了。

  珍珠花是他們本地的一種野菜,樹枝剛萌花芽的時候會有一粒一粒的葉苞,焯水炒肉,或者煮面條,滋味很是獨特。

  張嫂子就提着籃子上山去了,誰知下山時一個沒注意,直接摔了下來,腿摔斷了。

  因為沒帶手機,硬是過了半晌午才被張家旺發現,拖了鄰居給幫忙擡到屋子裡,這才打電話給兒子,兒子就不耐煩說:

  “媽你這麼大個人了,沒事老往山上跑幹什麼?
家裡缺吃的還是缺喝了的呀!

  然後又道:“我這正上班呢,哪有空回家?
等回去都得幾個小時了!
我妹不是在鎮上嗎?
你叫她趕緊的,找個車拉你去醫院。

  電話又轉到女兒身上去了。

  女兒也不樂意,說:“村裡都是兒子養,媽你不能啥事因為我近,你就都指望我呀!
那斷腿這麼大事,你得給我哥打電話,你讓我哥給叫120。

  好麼,他們這地方,120倒是願意來,出一趟車就得五百。

  光單程花費時間都得超過一個半小時,救護車一來一回,等人送進醫院恐怕都要四個小時了。

  而且山溝溝裡,老年人又不會定位,救護車到了岔路口,還得張家旺騎着摩托前面去引路。

  這誰能等得起?

  最後找了村裡開村村通大巴的司機,這才趕緊找了輛車把人送走。

  走到半路上老太太的狀态看着不太好,開車的司機也害怕,于是趕緊就近送到到鎮醫院去了。

  ------題外話------

  珍珠花真的很好吃,一種野菜。

  有些村裡的規矩,開車的車上不能拉死人,不然會倒黴很久。
開車的司機也都很慎重。

  7017k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