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孫自強就開着挖掘機上山了,喬喬騎着大朵跟在身後,車鬥裡還坐着兩隻橘,身後呼啦啦跟着一群狗!
個個膘肥體壯,煞氣驚人,看得張燕平忍不住歎一聲:“咱們喬喬将軍出行,了不得呀!
”
喬喬都出來了,辛君這個做老師的沒書可教,于是也慢吞吞跟在身後,見此情景,先掏出手機來拍了張照片。
張燕平湊過來一看:“卧槽!
構圖這麼好!
”
隻見照片的最前方七彩的大朵像一道燦爛的彩虹,車鬥裡兩隻迎着陽光毛色金燦燦的橘貓正嗷嗚張着嘴打哈欠。
而車子的身後幾隻狗混身毛色閃着光,正飛奔跟在車子身後煊煊赫赫,格外熱火!
“快快快,傳給我!
我等一下就拿來做直播封面!
”
張燕平急了起來:“這回肯定得正經做個預告!
”
而在山上,張旺家已經在廠裡借了一摞塑料筐用來裝葛根,此刻看着滿山坡的綠油油粗壯藤蔓,表情也是又不舍又喜悅。
不舍得是,這塊山坡自打荒了沒種之後,就慢慢生出葛根來,他跟老婆子每年挖着,已經持續有十年了。
這些葛根最老的也生長又十年了,藤蔓粗的都有小臂那麼結實了。
歡喜的是,這次全挖出來,估計能掙不少錢。
年紀大了,掙錢多還是心裡會安心許多。
喬喬把手機架好,确定能對上山坡,也能拍到挨着邊邊的葛根藤,此刻就心滿意足的笑了起來:
“小朋友們,今天教大家挖葛根!
”
直到這時,張燕平才氣喘籲籲的趕過來:
“你、你别急啊!
等我做個封面出來!
”
說着趕緊掏出手機來一陣鼓搗,直播間的封面果然就換成了辛君拍的那張。
明明是一大早,秋日的七八點鐘,太陽才剛映出金燦燦的光來,直播間就陸續進來了不少觀衆。
張燕平得意:“看吧!
這個好封面兒有多重要!
”
辛君盯了盯直播間:“都沒有一個人喊什麼打卡之類的,分明都是之前的老粉……可見對于喬喬,封面不封面的也沒那麼重要。
”
張燕平瞬間急了:“怎麼可能?
這一大早的,要不是封面吸引人,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
辛君慢條斯理:“有沒有可能,打工人不管春夏秋冬,都是這個點兒起床上班呢?
”
剛進直播間的粉絲:……
【哇的一聲哭出來】
【打工人,打工魂,早起直播人上人】
【迷迷糊糊聽到通知就點進來了,既然黑道大哥這麼說,那退出去再看一眼封面……】
【卧槽封面好舒服!
一看就沒有甲方插手嗚嗚嗚……】
【羨慕……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還得是農村山裡啊!
】
大夥兒正熱鬧着呢,突然見孫自強走過來,滿臉都是無奈:
“叔,1500我真虧大了!
昨天沒仔細看都沒注意到你這山上不光是粉葛,還有那麼多柴葛!
”
啊這,喬喬聽不懂了。
“小孫哥,那不都是葛根嗎?
”
【舉手發言,我知道!
粉葛出粉多,柴葛出粉少,作用都一樣】
【原來葛根還分這兩種啊?
】
【什麼1500虧本?
1500收購嗎?
】
【想什麼美事兒呢,我們老家挖的野生葛根做粉,都80一斤了】
【啊啊啊葛根粉!
野生的,我想要!
】
【這麼一片山坡都是葛根,應該也不算野生的吧?
】
【你不會以為深山老林的才是吧?
這灌木叢裡的也一樣】
【農村沒人特意種這玩意兒,想要去山裡挖就行……】
【别忘了,幾個月前這大山也是荒山的,隻不過周圍都挖過收拾齊整了】
小孫哥也無奈:“葛根紮根深嘛!
粉葛的話比較粗壯,深度還可以,挖掘機好挖一點。
”
“柴葛就不一樣了,細長細長的,根長得特别深,恨不得都長幾米去……這怎麼挖的透嘛!
”
倒不是不能挖,隻是挖起來費功夫又費勁,時間機器都得耽誤在這上頭了。
而且粉葛出粉多,100斤恨不得能出四五十斤粉,柴葛的話,百斤頂天了能出十斤……
“叔,你說你,幹啥不緊着粉葛多長啊!
”
張旺家也不好意思:“這原來四面八方都是荒山,這個藤是自己長出來的。
我們每年也就挑些藤子壯的挖,沒注意到裡面具體有多少……”
至于特意種?
村裡人是絕不會自己種的。
因為葛根這東西,底下的根紮的深,上面的藤子也能爬,要是長得粗壯了,能把周圍的植物遮擋的嚴嚴實實,絞得别的樹都長不起來……
而且這玩意兒不挖斷根,明年就還長……挖過山的都知道要刨根到底有多累,誰也不會想不開,特意去地裡種這個呀!
反正他們這兒别的沒有,就山挺多的。
倒是辛君想了想:“沒事,你按你的節奏去挖山就行了,底下挖不透的那些柴葛,張伯有空了再順手來挖兩下,也不影響什麼。
”
喬喬舉手:“我也想挖一挖。
”
張旺家笑了起來:“行,你隻要離挖掘機遠一些,想挖哪裡随便挖。
”
“對了喬喬,你跟直播間的大夥說這不是咱們家的葛根,到時候會賣,但價格會跟市場價一樣。
”
“好嘞!
”
辛君再看看手機:“我昨天跟支書說了讓她備個号,到時候村裡萬一種的東西多了,也能多一個銷售渠道……”
話音未落,就見小祝支書不知借了誰的摩托車騎了上來,看得張燕平一愣:
“你這……你還會騎摩托啊?
你有證嗎?
”
這話說的,小祝支書白眼一翻:“我玩摩托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兒騎共享單車呢!
”
大院兒裡出來的孩子,上天下地的,她什麼不敢幹啊!
那都是年少瘋狂過的。
如今洗心革面……呸,如今肩扛責任,感受黨的光輝,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她說完捋了捋袖子,也拿出手機來:“辛君,我暫時沒找到合适直播的人,村裡大媽也是,平常聊天兒拉呱時嗓門比喇叭還大。
一到正經事兒了,還扭捏起來了。
”
她無奈的把手機遞過去:“來,你給弄個直播間,這号我先養着!
回頭找着人了再來替換。
”
也虧得政策放開了,現在别處鄉裡縣裡的領導也都有做過助農直播帶貨,她這麼做也就不起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