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6章 聽話聽音兒,鑼鼓聽聲兒!
皇宮之中規矩森嚴,宮宴上更是嚴禁大呼小叫。
魏公公是宮裡的老人,自然不會明知故犯。
能讓他如此的不顧宮規,就代表他所說的事情不小。
而且像他說的那樣,是天大的喜事,肯定平德帝不會怪罪。
百官心裡好奇,紛紛放下手中的酒杯,想要知道魏公公口中所說的喜事是什麼。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洪福齊天,天降喜訊!
西陵邊境傳來軍報,大捷!
大捷啊!
陛下。
金峰邊勝阙兩位将軍,率領逍遙軍,大破千蠱陣,殺敵五萬。
重傷西陵冥王冷冥,乘勝追擊百裡,連拿三座城池。
西陵皇帝已經宣布投降,派人和談,兩位将軍請示陛下的指示,是打是和?
”
魏公公故意把聲音放到最大,就怕有人聽不到。
百官一聽,全部喜笑顔開,紛紛議論。
不愧是蕭遙軍,大周的守護神!
言辭之間,對于逍遙軍的贊美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高位之上的平德帝,聽見西陵大捷,心中自然高興。
但是看見百官的反應,聽着對于逍遙軍的贊美之詞,心中突然有些不高興。
“諸位愛卿,除夕夜能得西陵大捷的喜訊,這是天佑我大周!
一定是蒼天體諒朕,日夜為國為民憂思,才降下如此喜訊。
不僅如此,還給朕送來了一人可抵百萬兵的輔國公大将軍。
這杯酒,朕敬上天!
今天是除夕夜宴,朕已經封印,不談公事!
西陵的事情,等過了年,朝會之上再議!
”
平德帝舉起手中的酒杯,将杯中酒灑落在地上。
見他如此,百官面面相觑,魏公公不知所措。
平德帝剛才的話,聽上去沒有任何的毛病,卻表達了很多的意思。
聽話聽音兒,鑼鼓聽聲兒!
在座的,都是人精,又怎麼會聽不出平德帝弦歌之外的雅意!
首先,平德帝對于此次西陵大捷的功勞,歸結為他是一個明君,得到了上天的護佑。
另外,還明裡暗裡地踩一捧一。
捧的,自然是現在風頭正勁的大周新貴,現在的朝堂第一紅人,輔國大将軍。
踩的人,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自然是西部逍遙軍的将領金峰,和南部逍遙軍的将領邊勝阙。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冥王逃回國,掌控西陵大軍後,便使用了蠱術擺下了千蠱陣。
金峰率領逍遙軍破陣,連吃了幾次敗仗,情況堪憂。
原駐軍首領桂祿,領着剩餘的邊境駐軍,在雲錦城裡閉門不出,根本就幫不上什麼忙。
于是蕭寒就将駐紮在南诏邊境的逍遙軍派去增援,又求了白嬷嬷,去幫忙克制冥王的蠱術。
反正鎮南軍那邊不用幫忙就能抵擋,于是邊勝阙帶着九萬南部逍遙軍,馳援西陵。
這樣西陵這邊,就有逍遙軍十八萬,金峰和邊勝阙兩名大将。
平德帝話裡的意思很明白,輔國大将軍一個人,率領的鎮南軍隻有不到十萬。
卻比金峰和邊勝阙率領的十八萬逍遙軍,早一個月結束戰争,取得勝利。
孰強孰弱,不言自明。
而且邊關大捷,對敵國求和這樣的驚天大喜事,換做是誰,都會第一時間處理。
平德帝竟然還說年終封印,不談公事,這分明就是借口。
百官明白,這是在打壓逍遙軍和蕭寒,想通了這點,大家都不出聲。
要是以前,平德帝這麼做,還有官員出來勸谏。
但随着左相一派清除,新的官員被平德帝拉攏,百官人人自危。
所以這個時候,沒人想做出頭鳥,惹陛下厭棄。
”陛下,臣有話要說!
“
就在這時,一個晚上沒有說話的輔國大将軍,突然在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
走到了宴會中間的空地上,躬身對平德帝說道。
他身高能有一米九,高大挺拔,身上帶着戰火中沾染的凜冽煞氣。
面目俊美,配上古銅色的膚色,與煞氣融合,散發出儒将的氣息。
就算躬着身子,看背影也是不動如山,給人以安全感。
“愛卿,不必多禮!
你是大周的功臣,有話直說。
”
平德帝看着輔國将軍,越看越順眼,親切地說道。
“陛下,微臣久在邊疆,深知邊關形勢瞬息萬變。
現在西陵國戰敗求和,兩位将軍無法做主,是打是和,還請陛下早做示下。
兩位将軍也好有方向,早做準備,遲則恐怕生變,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臣鬥膽懇請陛下,為了邊關的戰士和百姓,在除夕夜辛苦操勞政事。
畢竟大周是陛下的大周,百姓和士兵,也是陛下的子民!
”
輔國大将軍的話,說得很委婉,但百官都很驚訝。
這個輔國大将軍,是在為逍遙軍求情?
他不知道陛下這麼做,就是要用踩逍遙軍來捧他嗎?
“愛卿說得對,為了朕的大周,為了朕的子民,就算已經封印,除夕之夜,朕也應該處理公務!
”
平德帝卻笑得燦爛,剛才的陰郁之氣已經消失不見。
剛才輔國将軍的話,讓他很受用,也點醒了他。
不該因小失大,因為打壓逍遙軍而影響大局,畢竟這大周的江山是他的。
于是當即在宮宴上,直接下旨給金峰和邊勝阙。
說是接受西陵的和談,讓他二人全權處理
參照剛剛投降的南诏國,要求西陵國年年朝貢,歲歲稱臣。
并且因為這次戰争是因為西陵國發起的,要賠償大周白銀五百萬兩,其他物資若幹,用于補償受戰火荼毒的邊關百姓。
聖旨拟完,魏公公把已經封存的玉玺取來蓋上,剛想将聖旨送走,就被平德帝喊住。
“既然開了印,那就多下一道聖旨!
”
平德帝用眼睛掃了一下群臣,挺了挺身子。
他早就做了一個決定,本來想着等過了年,在朝會上宣布的。
既然提前開了印,那他也就不等了。
于是他又下了一道聖旨,說明西陵邊境為國之要塞,不容有失。
命南部逍遙軍的将領,冠軍将軍邊勝阙,還有西部逍遙軍首領,鎮軍将軍金峰。
率領南部西部逍遙軍兵合一處,共同鎮守西陵邊境。
原來率軍在西陵駐守的桂祿,因為帶兵不力,回京查辦,論罪受罰。
手下剩餘的八萬駐軍,并入鎮南軍,由輔國大将軍管理。
這道聖旨一出,百官都摸不着頭腦了,陛下這是在做什麼?
當年可是好不容易,将逍遙軍在三國邊境的駐防替換,怎麼現在又讓逍遙軍駐守西陵邊境了?
而且南部西部兩軍加在一起,将近二十萬,這樣聚在一起,陛下不防備他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