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6章 擠一擠還是有的!
九寶看見小八一副老神常在的樣子,就沒有多問。
她相信八哥,這件事情,是涉及自家商行的大事,小八不會胡鬧的。
于是就不再出聲,看着李天興,按照名單将村民分給四個管事。
錢大蘭的第一車間,工人最多。
她領着浩浩蕩蕩的隊伍,通過田野帶領的護衛隊,進入工坊所在的第一個山頭。
在她之後,趙百歲也領着自己負責的那五十二名工人,緊随其後。
最後,是小八領着的許鐵牛父子六人進山,去往第四車間。
第一,第三,第四車間,雖然都在前山,但并不在一起。
第四車間建在山腳,那裡有一條小河流過,河邊是沙灘,有着豐富的原料。
九寶好奇地跟着進入四車間之後,才明白過來,為什麼小八會說,六個人足夠了。
就見那寬敞的房間裡,擺放着一個龐然大物。
“半自動流水線!
八哥真是被逼急了,這是有多不想做這個管事啊!
看來八哥的潛力,就像是女人的胸,擠一擠還是有的!”
九寶看着眼前十幾米長,由各種鐵質和木質零件拼接而成,猶如前世流水線一樣的東西,先是一驚。
接着看着正在傳授許鐵牛父子操作方法的小八,在心裡吐糟。
玻璃器皿的制作,跟燒制瓷器有相同之處,隻是一個先塑形,在燒制。
另一個是先燒制融化在塑形,程序颠倒,所以許鐵牛父子上手極快。
就見許鐵牛跟大兒子許鈞,還有二兒子許汝,轉動一個大大的轉盤,傳送帶就把車間外的沙子運進車間内。
九寶這才明白,小八挑選工人,為什麼首先要力氣大的。
因為力氣小一點,根本就轉不動那轉盤。
河沙經過篩選,将裡面的石英分離出來,送進熔爐。
等到石英融化成為液體,許官許定拽動鐵索,熔爐傾斜,溶液流進一個池子。
而許哥手拿一個長柄的勺子,将那些液體澆進一個個模具。
冷卻成型之後,将模具打開,一個個罐子,瓶子被取出來,放在造作台上。
不過有些光秃秃的,造型簡單,隻是容器,絲毫沒有藝術性而已。
這時候,許鐵牛領着另外四個兒子,每人拿着一個尖嘴的勺子。
舀起池子裡的石英液體,在那些已經冷卻的瓶瓶罐罐上開始忙碌。
父子幾人分工合作,有的在上面加上把手,有的在上面作畫,還有的增加花紋。
一開始,父子幾人還很生疏,但有以前做瓷器的功底,不一會就上手了。
一個個動作流暢,速度也越來越快。
幾個時辰後,冷卻以後的成品,已經有幾百個。
報廢的隻有十幾個,不過也沒有關系,直接扔進熔爐,回爐再造就可以了。
“八哥,你改進石英提純的技術了?”
九寶看見成品的玻璃器皿透明度極高,一個個晶瑩剔透,跟水晶一樣。
純度比她建造溫室時所用的玻璃,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再加上許家父子的妙手裝飾,每一個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驚喜地大叫。
“嗯,改進了。
九寶妹妹,他們都學會了,我可以走了嗎?爹還在等我。”
一向個性平淡的小八,語氣中少有的有些着急,想要離開。
這幾天他絞盡腦汁,改進了從河沙中提純石英的技術。
又求了大伯和父親,制造了這個半自動流水線,就是想要早點離開工坊。
九寶自然不會阻攔小八的離開,她也沒有留下。
找了二伯,讓他把許鐵牛,提升為第四車間的管事,九寶就回家了。
工坊已經走入正軌,二伯也領着護衛隊,摘取成熟的水果,為商行的供貨做準備。
人多力量大,三天後,包裝好的水果,新制作的紅薯粉,還有各種水果罐頭,果醬,在庫房裡面,就已經堆積成山了。
李老二領着靳雨和十個護衛,趕着馬車,給李老四送去了一部分。
回來後,又買了五輛馬車,這是九寶交代的。
以後的貨物會越來越多,家裡的兩輛馬車,一定不夠用。
李氏商行開業的前一天,除了李老五父子,其他人都來了濟州府。
這是他們家裡的大事,都不想錯過。
況且錢氏幾人,也想看看自己家在濟州府的五進大宅。
錢氏自從知道自己家在濟州府有宅子,還有下人侍候,早就哭着喊着要來。
想要享受一下,有人服侍是什麼滋味。
所以下了車,就拉着三個妯娌,沖進了大門逛了起來。
聽見下人們喊她大夫人,錢氏樂得北都找不到了,大氣地給了紅包。
錢氏現在不差錢,随着李老大的袖弩制作的越來越多,蕭寒又先後兩次付了尾款。
她現在可是财大氣粗,所以人也大方起來!
不過看着美輪美奂的大宅,她還是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
孫氏和吳氏,比錢氏也好不了多少,隻不過兩人内斂,沒有像錢氏那樣大呼小叫。
不過眼睛裡面,也都是帶着震撼。
隻有周氏,神色如常,絲毫沒有驚豔的感覺。
九寶可沒有心思閑逛,她下車後稍作休息,就拉着老太太,去了自家商行。
周氏不想看着錢氏那樣子,就也跟着過來了。
“姑姑,三表嫂,小九寶,你們來了!”
趙延年正在商行裡面擦拭櫃台,看見老太太領着九寶和周氏進門,馬上迎了上來。
他對于老太太這個姑姑十分尊敬,知道自己家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全是因為有這個姑姑的照顧。
他原來在清丘縣一家商行做學徒,沒有工錢,白做工,就是為了給家裡省些吃食。
後來家裡的情況好了,他就不做了,回家幫忙。
這次姑姑家招工,他也報名了,不過直接就被否定了。
剛開始他還挺詫異,後來姑姑告訴他,要他來濟州城的商行做夥計,跟着四表哥學本事。
他就明白姑姑的苦心了,這是姑姑偏心,在栽培他。
要是他在李家村做工,那這輩子也就那樣了。
來濟州城,不僅可以學本事,還長見識。
而且每月還有十兩銀子的工錢,這樣的工錢,足夠請一個掌櫃了。
所以他對于李家,對于老太太,是發自内心的感激。
“延年叔叔,四叔和四哥呢?”
九寶對着趙延年甜甜地一笑,詢問李老四和小四,她想問一下開業的準備情況。
“四哥和小四,出去發傳單了,應該快回來了。
姑姑,三表嫂,九寶,你們渴不渴?我給你們倒茶。”
趙延年歡快地回道,露出少年特有的陽光般笑容。
就在這時候,門外傳來一個陰冷的聲音。
“李氏商行的人,給爺爺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