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8章 也可以說是廢物利用!
大家看着地上打開的錦盒,一個個大眼瞪小眼。
此時他們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話形容。
那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大大小小的錦盒裡面,沒有金銀首飾,也沒有绫羅綢緞。
裡面裝的,都是杯盤碗碟,茶壺茶碗,瓶子罐子。
就算是這些,也沒有錢氏希望的那樣,是用金銀玉石制成,而都是瓷器。
“這皇帝真不會過日子,這都是送的什麼呀?
還不如直接送幾口大缸,還能腌鹹菜。
你們看看,這碗是喂鳥用的嗎?
拿這樣的碗吃飯,吃個十幾碗都不會飽,一頓飯不用幹别的,光盛飯了!
而且這也太薄了,看着就沒有咱們家的碗厚實,怕是一捏就碎,誰敢用啊?”
老太太也是一臉嫌棄,手裡拿着一個天青色的荷葉碗,向着天上的太陽照了照,撇着嘴說道。
她手裡的碗看着精緻,但太小了,隻比九寶的拳頭大一圈兒,根本就不實用。
而且那碗薄得跟紙一般,對着太陽都能透光,老太太就更看不上了。
在她的觀念裡,過日子的東西,不僅要大,還要厚實耐用。
厚的不怕磕磕碰碰,用得長久。
她手裡的這個碗,裝的東西不多,拿在手裡輕飄飄的,不符合她的審美。
孫氏跟吳氏也點頭贊同,覺得這些東西花裡胡哨的,一點也不實用。
周氏倒是挺喜歡這些瓷器,她是識貨的。
認得老太太手中的那個碗,是官窯出産的天青色荷葉碗。
這種顔色猶如雨過天晴,看一眼就覺得心曠神怡,很是難得。
她明白這種天青色的瓷器燒制不易,要等到陰雨天燒制,才能有這種效果。
但是天氣是不能人為預測的,所以隻能将瓷坯做好等下雨天,稱作天青色等煙雨。
就算這樣,燒制成功的幾率也是很低的,所以這種瓷器很難得到。
但是婆婆妯娌都很嫌棄,她也不好唱反調。
所以就閉着嘴巴,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奶奶,九寶很喜歡這些東西,多美啊!”
九寶跟大家不一樣,像一隻掉進米缸的小老鼠,在錦盒之間不住地飛竄。
看看這個,喜歡!
那個,也喜歡!
每一件瓷器,都讓她愛不釋手。
她來這個世界已經好幾年了,平日接觸的都是粗笨厚重的陶器,這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精美的瓷器。
九寶是現代人的靈魂,這些東西在前世,每一樣都是文物,是藝術品。
她清楚這些瓷器的價值,老太太嫌棄的那個碗,要是放在前世,可是價值連城,隻有在博物館才能見到的。
雖然她清楚自己回不去了,不能這樣的衡量,但是她是真的喜歡啊!
“既然九寶喜歡,那這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你就收着吧!
家裡也沒什麼用處,也就是小孩子過家家能用。
老五,那塊匾你拿進山,挂在新宅的大門上,省着花錢另做了。
陛下也是,賜匾之前也不問一聲,寫什麼積善之家!
要是能讓老婆子選,就寫李府兩個字就行。”
老太太沒了興緻,離開前交代大家,聽口氣很看不上那塊匾額,有些不滿意。
但應該是為了省錢,所以才勉強接受的,也可以說是廢物利用!
事情是這樣的,蓮花山中的新宅就要竣工了。
老太太想起自己家在濟州府中的大宅,門上就有一塊李府的匾額,她很是喜歡。
就交代李老五,在新宅的大門口,也弄一塊挂上去,這樣看着才氣派。
李老五說制作匾額需要好木料,價格不菲,否則挂幾天就會開裂。
老太太就有些舍不得銀子,現在正好平德帝賞賜了一塊,就想拿這塊匾湊數,就是對上面的字有些不滿意。
李老五雖然讀書不多,也知道禦賜之物,是需要供奉起來的。
聽見老娘要直接拿來用,一時有些恍惚,但他不敢反駁。
于是從香案之上拿起那塊匾額,回蓮花山去了。
心裡想着,先帶回去,挂不挂的,以後再說。
李老大和李老二也跟着回去了,一家人各忙各的。
皇帝封賞這件事,對于他們家,并沒有影響什麼。
但是,李家村的村民,卻都不淡定了,尤其是村長李祥林家。
“爹!大房一脈太張揚了,現在受了皇封,連我這個村長都不放在眼裡了!
竟然當衆讓我下不來台,這口氣,我咽不下去。
看不起我,就是看不起您。
您是李氏一族的族長,兒子求您,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他們家。”
李祥林回家後,感覺這次是丢了大人,越想越生氣。
直接進了正房,跟二叔公說了九寶家得了皇帝的賞賜。
接着又把自己上前恭喜,結果吃了閉門羹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
然後請求老爹做主,五六十歲的人了,此刻就像是一個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家找家長告狀的熊孩子。
李祥林是别有用心,現在李家身受皇封,在李家村,甚至是整個濟州府,已經是風頭無兩。
相比之下,他這個村長什麼都不是,李家的地位,已經淩駕在他這個村長之上。
今天李老大,敢當衆給他眼色,保不齊以後會怎麼頂撞自己。
李祥林作為村長,感覺自己在李家村的權力和地位,受到了威脅,所以來找二叔公,就是要請老爹做主。
他之所以稱呼九寶家長房,是有原因的,因為按照族譜,九寶一家才是李氏家族的直系一脈。
在這個世界,每個家族,都會劃分為直系和分支,雖然都是一個祖先,但是地位不同。
直系是長子嫡孫,代代傳承,稱為長房。
樹大分支,長子嫡孫的其他兄弟,子孫繁衍幾代之後,就成為了家族中的分支。
二叔公和九寶的太爺爺是堂兄弟,是一個爺爺,也是出身長房。
但是到了兒子李祥林和孫子李天興這兩輩,就隻能是算是分支了。
而九寶的爺爺,是長房長子,所以九寶一家,就是直系的長房一脈。
李家的族長,一直都是直系長房的長子擔任,但傳承到了九寶太爺爺這一代,出現了不同。
九寶的太爺爺就是粗人一個,醉心于鍛造打鐵,自認為自己不能勝任族長的位置。
所以就把族長之位,讓給了知書達理的堂弟,也就是現在的二叔公。
事情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随着李氏家族的老人一個個故去,這件事情,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族人們都以為,二叔公一家,才是李氏家族的長房。
但是李祥林一家是知道的,他們家,并不是家族中的主脈。
所以看着九寶家越來越好,雖然既不是族長也不是村長,但還是穩壓自己一頭,他就無故的心虛。
越心虛,就越想證明自己家的地位,所以才來找二叔公訴苦。
二叔公已經纏綿病榻大半年,躺在床上挺反感李祥林的話,掙紮着做起。
“逆子!你氣死我了!”
“啪!”
二叔公胸膛起伏,大罵李祥林,一個耳光扇到他臉上。
李祥林:“......”
他爹是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