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61章 選你合眼緣的人
張覺夏擡眸看着葉北修,柔聲說道,“咱們不是早就商量好的事嘛!
葉北修,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何時阻攔過你。
說實話,如果我能參加科舉考試,我也會考到舉人身份,就不打算往上考了。
”
葉北修驚訝地問道,“為啥啊?
”
“當然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舒坦啊!
葉北修你想啊,在咱們順和縣有幾個有舉人身份的人。
”
葉北修想了想,“應該不多。
”
“可要是去了京城呢?
”
“那就應該很多了吧!
”
“那既然這樣,咱們在順和縣的日子過得好好的,那就沒必要大老遠地跑到京城去卷了。
再說了,就是去了京城參加殿試,也未必能考中進士。
你要是真中了舉,你這個舉人的身份在順和縣就夠用的了。
”
葉北修聽了張覺夏的話,樂得直搓手,“娘子能這麼想,真是太好了。
等出了榜,咱們就回順和縣好好過日子。
”
“好!
”
送走葉北修,沈良就準備帶着張覺夏去牙行。
張覺夏叫住了沈良,“沈良,不着急,咱們進屋說話。
”
能被張覺夏叫到屋中說話,沈良自是巴不得。
張覺夏讓着他入座,他猶豫着不敢坐,畢竟他的身份擺在那。
張覺夏則闆起了臉,“沈良,那日我就說過了,我這人最不看重的就是身份。
”
沈良趕緊坐了下來,張覺夏給他倒了一杯茶,他又連忙起身接了過來。
張覺夏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就和我客氣吧,以後,咱們之間打交道的地方多着呢!
你不覺得累,我還累呢!
”
沈良咧嘴一笑,“葉太太,我改,我慢慢改。
”
“想好了?
”
沈良略一猶豫,“嗯。
”
“那好,今日辦完了事,咱們就去沈府找沈老夫人,把你的事辦了。
”
“謝謝葉太太。
”
“以後我可是把我在清風城的身家性命交到了你手上,該說謝的人是我。
隻是今日不湊巧,葉北修不在家,等他在家,我倆定好好地請請你。
”
“不敢當,不敢當!
”
“行了,謙虛的話你也不要說了,咱們趕緊出門吧!
”
“太太,昨日我就想好了,咱們先去興隆牙行,我記得有一次沈家的商鋪缺賬房,就是通過他那裡找到的。
”
“好。
”
張覺夏去了興隆牙行,因着沈良的關系,就被請到後面的包間。
張覺夏一兩句話說出了自己的需求,牙行掌櫃捋着自己的小胡子向張覺夏說道,“葉太太,也是巧了。
這兩日我們牙行确實有收到幾份求任掌櫃或者賬房的帖子,我這就給您拿過來,您過目一下。
如果您覺得有意向,我再約你們談。
”
張覺夏看着掌櫃拿上來的紙張,抽出來一張仔細看了一眼,上面就是寫着姓名,年齡,曾在哪裡做過什麼工作。
張覺夏着實吓了一跳,這不就是簡單的求職信嘛!
她興趣十足地看了起來,等她看完之後,又交給了沈良,讓他再看一遍。
沈良沒有想到,張覺夏會讓他看,他驚訝地看向張覺夏,那意思這是我能看的嗎?
張覺夏指着那幾張紙,那意思就是讓他看,“沈良,這幾個人選,以後就是要和你打交道的,怎麼着也得選個合你眼緣的吧!
”
沈良聽到張覺夏的話,心裡既激動又溫暖,仔細看了起來。
趁着這個工夫,張覺夏和牙行掌櫃閑聊了起來,“掌櫃,這些人我能買嗎?
”
掌櫃的搖了搖頭,“葉太太是外地人,應該不知道我們這間牙行的規矩。
我們這裡接收的都是些讀過書的人,服務的對象就是向葉太太您這種開鋪子的人。
這些有意做掌櫃、賬房的人把這些帖子投過來,哪家缺掌櫃或者賬房、先生什麼的,就可以到我這裡來。
流程呢就是我剛剛說的那個流程。
”
“那您這怎麼收費呢?
”
“我們兩邊都要收銀子,至于你們兩邊怎麼約定,那是你們之間的事。
如果您給的銀子足,對方确實想簽賣身契我們也不攔着。
”
“您這買賣倒也新奇。
”
牙行掌櫃委婉一笑,“葉太太,您要是需要夥計,我們這裡也有,也可以幫您介紹。
說實話,我們這裡不缺當夥計的人,缺的也是讀書人。
”
張覺夏往沈良那邊瞧了瞧,“可選好了?
”
沈良點了點頭。
“那你給我說說,哪幾個你比較中意。
”
沈良抽出了幾個遞到了張覺夏手中,“太太,我認為這三個當掌櫃合适,這三個當賬房合适。
”
“說說理由。
”
沈良噼裡啪啦一頓說,張覺夏則耐心地聽着,等他說完,就拍了闆,“掌櫃的,勞煩您通知這幾個人,明天我想見一見他們。
”
牙行掌櫃接過張覺夏手中的紙張,仔細看完後,鄭重地告訴張覺夏,“那我們這就派人通知他們,讓他們準備準備。
明日我們備好茶水,葉太太可要按時來啊!
”
“一定。
”
張覺夏又問牙行掌櫃,“今兒這銀子怎麼給?
”
牙行掌櫃笑着拒絕了,“葉太太,我們不收您銀子的,這事兒等成了之後,才收銀子。
不成的話,就不用交銀子。
您可去看看夥計?
”
“算了吧!
等掌櫃和賬房選完,我再讓他們自己選夥計,這樣不就省我的事了。
”
牙行掌櫃恭敬地把張覺夏送出鋪子。
張覺夏從馬車旁看着牙行不斷進出的人群,越發覺得這個興隆牙行的東家有眼光。
回去的路上,她又把沈良表揚一番,沈良自是不敢接受,“太太,主要您是外地人,其實這興隆牙行在清風城開了好幾年了,在我們清風城的口碑還好。
不過,太太您可要做好準備,他們牙行對那些找活幹的人挺好,收費也不高。
對您這些東家什麼的,收費可不含糊。
”
“那他們收費的依據是什麼?
”
“自然是根據您鋪子的大小來收費了,反正一個掌櫃的最少得收您五兩銀子。
”
“那萬一這個掌櫃的,我用得不順手,他們會不會再返我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