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820章 這彎子繞得人都暈了
李錦元幹咳一聲,先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小口抿了一口茶,“賢侄女,這茶不錯!
”
張覺夏笑着應付道,“我和相公都是山野粗人,對于茶當真是了解不多。
”
李錦元裝作很陶醉的樣子,“不,這确實是好茶!
好茶啊,好茶!
”
“我記得這茶葉,家中還有不少。
伯父要是喜歡,走的時候可以帶些回去。
”
“還是賢侄女大方,那伯父就先謝謝你了。
”
“不客氣!
”
“那什麼,映月可是給你來信了?
也不知我那賢婿考的如何,可曾中了?
”
張覺夏當真是徹底無語了,她雖說和李映月關系好,可李映月畢竟是他們李家的姑娘,他們家的事,理應要比她更早知道才對。
她搖了搖頭,“我和映月也就是過年的時候,通了幾封書信,現在已經許久沒有通信了。
”
“倒是我唐突了!
”
“如此大事,伯父心急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依着沈舉人的本事,過不了幾天,伯父定能聽到好消息。
”
“怪不得我家小女和賢侄女交好呢,賢侄女說話果真中聽。
唉,說起來,我是真的很慚愧啊!
小女未出嫁前,常在我耳邊提起你,她說就你對她好,說你們姐妹情深。
奈何那時,我們糊塗啊!
映月能交到你這樣一個好的姐妹,我們應該替她高興才對。
而我們卻忽視了你們之間的情誼。
當真是罪過,罪過啊!
”
“伯父無須自責,原本就是我和映月兩人之間的事,倒無須牽扯更多的人。
”
李錦元端在半空中的手,瞬間一哆嗦,茶水險些灑了出來。
“賢侄女可能不知道,我就映月這麼一個閨女,從小也是嬌養起來的。
要不然,我怎會讓她抛頭露面做生意,還不是因為她喜歡。
因為她,我也是頂着衆多壓力的。
”
“伯父的好,映月肯定也會記心間的。
”
李錦元嘴角上揚,“這話我信,我那閨女心裡有我,有我們李家!
”
張覺夏實在鬧不明白,李錦元急急忙忙地上門找她,就是和她說李映月的。
她想着,也許是因為李映月離家多日,這老頭應該是想閨女了。
她心軟地勸着李錦元,“京城其實離着咱們這裡也不遠,如果伯父實在是想映月了,可以去京城看她。
”
李錦元愣住了,“這倒不用,其實,我也沒有那麼的想她。
”
他尴尬一笑,又接着說道,“孩子在外,做父母的總是牽挂着他們。
說到底,這兒女都是債啊!
”
張覺夏糊塗了,即使她再聰明,她也弄不懂李錦元來找她,到底是為了什麼了。
李錦元很快就調整好狀态,爽朗地笑了起來,“我聽你伯母說,你家那小子很好!
她那天喝了喜酒,回到家後,就羨慕的不得了。
也不知我們什麼時候,能抱上孫子。
”
“伯父當真是說笑了,隻要伯父想抱,還不是很快的事。
”
“對,很快的事!
”
張覺夏讓着李錦元喝茶,屋子裡瞬間安靜下來,她沉下心思考片刻,很是認真地看向李錦元,“我記得伯父剛剛說過,咱們都不是外人?
”
“對,依着你和映月的關系,咱們之間豈是外人。
”
“那伯父就沒有必要和我如此見外了,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伯父确實不該和我繞這麼大的彎子。
”
李錦元的手猛然一動,驚訝地看向張覺夏,“我家映月一向聰明伶俐,怪不得她願意和你交往,原來葉夫人竟如此聰慧。
”
“伯父當真是謬贊了,要說經商能力,我當真不如映月啊!
”
“不,可千萬不要這麼說,你和映月都不差。
”
張覺夏見李錦元還不說實話,便故意起身,“伯父應當知道,我這當了娘的人啊,忙得很。
如果伯父找我隻是說閑話,我倒是覺得不如把我相公請來,讓他陪着您說說話。
到了晌午,您就留下吃頓飯,讓我相公陪着您好好喝幾杯。
”
李錦元見張覺夏轉身往外走時,心裡就慌了神,“侄女莫急,我找你确實有事。
”
張覺夏停了下來,“那就請伯父快說吧!
我擔心孩子會鬧。
”
李錦元示意張覺夏坐下,“這事吧,咱們得坐下好好說。
”
張覺夏聽話地坐了下來,“伯父,莫耽擱時間了,快說吧!
”
李錦元難為地張了張嘴巴,最終說出了心中想說的話。
“你也知道,我那不争氣的兒子,前一陣子模仿你,開了一家火鍋鋪子。
誰知經營不善,賠了不少的銀子。
那鋪子呢,我一時半會兒也沒想好幹什麼。
伯父來的意思呢,就是想問一問你,可有興趣買下那鋪子?
”
張覺夏沒有說話,腦子裡卻憑着印象,過着那鋪子的樣子。
李錦元見張覺夏沒說說話,歎了一口氣,又接着說道,“那鋪子我隻要一說,你肯定是有印象的。
我們李家當初買鋪子的時候,第一考慮的就是位置。
所以,位置這個好處,我就不說了。
我要說的是,裡面的東西都是齊全的,你要是接手過來,就可以接着做火鍋的生意。
我也知道,你那火鍋鋪子生意好得很。
你要是接下這鋪子,繼續做火鍋,生意應該也不差。
”
“伯父,憑什麼認為,我會買下你說的那間鋪子?
”
“那自是因為你那火鍋鋪子的生意好啊!
”
“我記得伯父家的那間鋪子,原本就是做的火鍋生意,你們李家都沒有做起來,我接過來,也未必能做得起來啊!
”
“不,你肯定能做起來的。
”
“伯父當真是瞧得起我!
”
李錦元歎了一口氣,“覺夏,你和映月既然姐妹相稱,我這麼叫你沒問題吧?
”
“沒問題,隻要伯父喜歡,你想怎麼叫都可以。
”
“今日伯父也是厚着臉皮來的,也是怪我糊塗啊!
放着家中能幹的女兒不用,偏偏用了那不争氣的兒子。
我造下的這點子家業,也快被李齊敗得差不多了。
隻是這鋪子,我着實有些不忍,賣給旁人。
我在家思來想去,就想到了你,我覺得這鋪子到了你手中,定能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