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817章 以後到底該怎麼處?
等到了宅子,龐秀娟就真的撐不住了。
葉運良見她的慘樣,也沒多說就買下了宅子。
牙人承諾很快會給他送來房契。
葉運良激動地在宅子裡逛了一圈,然後又去廚房燒了一大鍋熱水,見家裡沒有什麼吃食,又去外面街上買了些回來。
龐秀娟被葉運良搞得有些感動了,說實話,葉運良這人做人不咋的,可對龐秀娟卻是很好的。
這也是龐秀娟這麼多年,忽視自己的親兒子,對葉運良死心塌地的原因了。
等龐秀娟稍微舒服一些後,葉運良告訴她,“咱們先把這裡收拾好了,再回村子裡把孩子接過來。
你别心疼銀子,該買的買。
”
“知道了。
當家的,咱們也是在縣城有宅子的人了,真好!
”
“你高興就好,我早就告訴過你,你跟着我,我早晚都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
”
龐秀娟已知道葉運良下一句話說什麼了,便打斷了他的話,“當家的,我真搞不懂你。
前一陣子,是你讓我和北修搞好關系。
現在,我去找北修,你又不高興了。
你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這麼多年,我一直順着你,你就是再逃避,再不想接受,北修都是我的親生兒子,這一點永遠都變不了。
以後,大家都住在縣城了,咱們都是普通老百姓,也沒什麼根基。
要是真遇上什麼事,又少不了讓北修幫忙。
咱們和北修的關系怎麼處,你可想好了。
”
葉運良的脾氣又開始暴躁了,“這事兒以後再說,當初,我讓你和他搞好關系,是想尋找依靠來着。
可現在,我已經主動離村了。
他也就沒用了。
”
“那以後呢?
老三,這麼多年,我也累了。
就剛才進城的路上,我心慌的呀,感覺自己都快要不行了。
可我那時,想起的第一個人卻是北修。
我想到了,他小時候的樣子,他也會笑,也會哭的。
他小的時候,也是和北立、北風一樣,讓我抱,讓我陪着他的。
”
葉運良的眉頭越皺越緊了,“你能不能别說了,這是咱們進新宅子的第一天,我不想聽你說他的任何事。
”
“怎麼能不說呢!
以後,咱們都在縣城住着,總是能見着了。
”
“以前在村子裡住的時候,見面的次數也不多。
你就别說了,秀娟,我累了,咱們消停會行不。
”
龐秀娟也是上勁了,“老三,你聽我把話說完,好不好?
這麼多年,你一直在回避,我和你二哥的事。
可我和他确實做了多年的夫妻,也生了一個叫北修的孩子。
”
“你就不能讓我傻着過嗎?
為什麼非得說清楚。
你明明知道,最喜歡你的人是我。
我二哥活着的時候,心裡隻有打獵,他何曾正眼瞧過你一眼。
我記得那時的你,根本就不快樂。
秀娟,我二哥用自己的命去打獵了。
我和他不同,隻要你想要我的命,我會把我的命給你。
而不是不顧妻兒的死活,去山裡和活生生的獵物搏鬥。
”
龐秀娟聽了葉運良的話,眼睛瞬間濕潤了。
葉運良拿出身上的手巾,伸手給龐秀娟擦了擦滴落的眼淚,“秀娟,你答應我好嗎?
咱們以後不再提葉北修了,好嗎?
咱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明天,咱們就去給他們選學堂,咱們好好供他們兄弟讀書。
咱們也讓他們兄弟考個舉人,不,考進士。
到時你說不定就是诰命夫人了。
”
龐秀娟見說不通,也隻得無奈地點了點頭。
心裡想着,幹脆破罐子破摔吧!
唉......
.
張覺夏把魚按着各種做法都做了一個遍,不管是誰,隻要是吃了的,沒有一個說難吃的。
秦二勇樂得嘴都合不上了,“嫂子,幹脆你把這魚的做法,教給我們大家吧!
我們跟着學一學,然後,等賣魚的時候,教給酒樓的人,這樣,這些魚也能賣個好價錢。
”
張覺夏看了秦二勇幾眼,“二勇,我問你個問題,你覺得是你賣魚賣的銀子多,還是酒樓裡做魚,賣的銀子多。
”
“嫂子,這還用問嘛,肯定是酒樓裡做好的魚,掙得銀子多了。
”
二勇說完這話,眼睛就看向張覺夏,驚喜地說道,“嫂子,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主意?
”
葉北修看向秦二勇,“二勇,你嫂子确實有新的想法。
隻是,你先别着急,等事情有了眉目,自是第一個告訴你。
”
“太好了,我這就安排人,把另外那幾個魚塘挖出來。
我這新鮮的魚可得備足了。
”
張覺夏想叫住秦二勇,無奈他跑得太快了,人早就沒影了。
葉北修指着秦二勇的背影,“瞧瞧他,這會兒還成了急脾氣了。
娘子,你慢慢想,千萬不要有壓力。
”
“我知道,我沒壓力。
我隻是在想,做魚的鋪子選在哪?
”
“這事兒不着急,咱們回到縣城再定。
這幾日咱們在莊子裡,你就好好歇一歇。
好不容易出來了,就别為了這些瑣事費心了。
”
張覺夏也是聽勸之人,她指着屋子裡的葉奔,對着葉北修說道,“勞駕你幫我抱着你兒子,我去找玉蘭說說話。
讓你兒子也和秦沐熟絡熟絡。
”
“他倆在一起能幹什麼?
”
“你說能幹什麼,這個隻要一哭,另一個保準跟上。
”
“這倒是挺有意思。
”
葉北修把葉奔放下後,就走了,“娘子,你在這裡好好待着。
等我忙完,我再來接你們娘倆。
”
“你去哪?
”
“我去瞧瞧,二勇他們幹活的。
”
玉蘭家裡倒是很熱鬧,屋子裡坐着幾個婦人,她們已經起身,給張覺夏行了禮。
“你們這是?
”
李玉蘭指了指她們面前的針線活,“我找我師父,給大家要了一些細碎的小活。
也讓大家跟着掙個零花錢。
”
“我們自己在家做,也沒什麼意思。
索性一商量,就跑到玉蘭這裡來了。
人多也熱鬧,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也能商量一下。
”
李玉蘭又接着她們的話說道,“嫂子,其實是她們在幫我。
她們看着我一人在家帶孩子,就主動提出來,找我做針線活的。
然後,大家夥就輪着,幫我看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