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147章 人已尋到
“是兒子不孝,兒子以為兒子做上了大官,就是有本事了。
殊不知,母親心中所想。”
“我的兒啊,當娘的哪個不是盼着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自從你做了京官,我和你大哥,就約束族中子弟,謹言慎行,生怕給你惹了麻煩,讓你難做。
娘是有過經曆的人,好也罷,壞也罷,榮華富貴也罷,窮也罷,娘就是盼着你們都好好的。”
沈大人的眼淚已經不受控制了,他最近經曆的也多,他每走一步都很坦然,就是因為清風城有他的堅強後盾。
沈老夫人招了招手,讓沈樂上前坐在了他身邊,“是不是埋怨你娘我沒有去京城?”
“兒子不敢!”
“說實話,我是你娘,不會怪你的。
樂兒啊,從小到大,我就知道你的志向。
娘沒有去京城,是不想給你添麻煩。”
“我懂!”
沈樂從身上拿出他帶來的東西,“娘,您瞧瞧,這是哥兒寫的字,這是姐兒畫的畫,您好好看看......”
沈老夫人接過後,仔細看了看,連說了幾個好字。
“不管是哥兒還是姐兒,都讓他們好好讀書。
隻有多讀書,才能識大體。”
“兒子知道!”
沈樂擡起頭打量了下四周,對沈老夫人的居住環境,倒也滿意,可他從心裡還是覺得不如清風城好。
沈老夫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在他開口時,她就阻止了,“你要是勸我回城住着,就别開口了。
我是窮苦人家出身,就喜歡這裡。
你爹也同意了,要在這裡陪着我。”
沈樂這才想起,“我爹他人呢?”
“有好友約他去釣魚。”
沈樂不由地笑了,“我爹這把年紀了,還是玩心不退啊!”
“不許這麼說你爹!”
“孩兒知道!”
沈悅得到了消息,已趕了過來。
兩兄弟自是又說了很多的知心話。
沈樂和沈悅一起在莊子裡陪着沈老夫人住了兩天,兩天後,沈老夫人就攆人了。
“我還沒有老到走不動,你們趕緊的忙你們的事去吧!”
老夫人開了口,兩兄弟也沒推辭。
等他們準備走人時,沈老夫人又特意叮囑了一句,“都好好注意身體,哪天有空了,就來莊子上陪陪我和你爹。”
等他們走後,沈老夫人又想起一事,她揮手招來梨花,“老二的馬車,應該走不遠。
你讓人攆上他,告訴他......”
梨花聽了沈老夫人的話,特别驚訝,可還是照做了。
沈老夫人看着梨花的背影,淡定地說道,“我人雖老了,可心沒糊塗。
你們兄弟都納悶,我為什麼對一個丫頭掏心掏肺。
你們一邊擔心她會沾你們什麼,一邊又擔心萬一惹惱我會怎麼着。
一個個的除了長心眼子,是啥也沒長。
我看中的是覺夏對我的情誼,當初她在清風城做生意時,我确實打過招呼的。
可沈家不中用了,人家的生意不還是照做。
這人啊,什麼時候也不能把自己看的有多能耐。”
梨花攆上了沈樂的馬車,把沈老夫人的原話照搬,沈樂聽了也是納悶,“我娘真這麼說。”
梨花點頭,“奴婢沒有騙二老爺,老夫人就是這麼說的。
葉夫人是她老人家的閨中好友,但是用不着您看在她的面子,照顧葉家。”
梨花回去後,沈樂也看着梨花的背影發起了呆。
他終究錯了。
他混迹朝堂多年,哪裡懂得什麼真心。
張覺夏和葉北修開始在京地大買特買了。
陳軒成親的東西,壓根用不着張覺夏幫忙。
不過,陳軒倒是因為生意上的事,來和張覺夏商量。
張覺夏的意思就是不管陳軒把生意做到哪裡,她都沒有意見,反正每年年底她能拿到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成就可以了。
陳軒看着她和葉北修忙忙碌碌的樣子,“姐,你和姐夫這是打算回清風城?”
張覺夏搖頭,“不,我們商量好了,直接回葉家村。”
“那以後?”
“以後也在葉家村待着。”
陳軒沒有說話,隻是出門的時候回了一句,“等我和映柔成了親,也不知有沒有工夫回葉家村住着。”
雖說聲音很低,還是被張覺夏聽到了,“軒弟,别傷心。
其實隻要想,就會有時間的。”
陳軒的眼睛瞬間亮了,腳步也輕快了不少。
張覺夏和葉北修在京城買的也差不多了,然後就商量着哪天回村。
張覺夏的提議是趕早不趕晚,倒不如明日就走。
葉北修連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兩人在床上說着話,又暢想着未來。
張覺夏迷迷糊糊的要睡着時,就聽到了外面的敲門聲,“侯爺,夫人,你們睡下了嗎?”
葉北修示意張覺夏不要說話,他問道,“何事?”
外面回了話,“侯爺,您讓人打探的三老爺的事,有消息了。”
葉北修回頭看了看張覺夏,張覺夏也沒有困意,“咱們去看看吧!”
因為葉運良的事是家事,葉北修也沒有托付給任何人,而是自己找的門路,托人去打聽的。
他們沒有着急離開京城,也是想等等葉運良的消息。
原本已經放棄的事,這會兒又有了消息,葉北修和張覺夏還是有些興奮的。
來喜見他們進來後,忙先行了禮後,這才說道,“老爺,夫人,今日我們在街上拿着三老爺的畫像找人時,遇到一位大叔,他說他見過三老爺。
我們就跟着他去了,他說的見過三老爺的地方。
可到了地方後,人是對上了,可他們又說三老爺搬走了。
于是,我們又多方打探,終于在京郊的一處大雜院裡,找到了三老爺和三太太。”
“他們還好吧?”
來喜搖頭,“找到他們後,已到了晚飯時間。
那時三老爺還沒有回來。
我們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見到人,就出去給三太太和兩位小少爺買了些吃食。
等他們吃完飯後,還是沒有等到三老爺。
三太太就勸着我們,讓我們回來先給您回話。
可我們走到大雜院門口時,三老爺被人擡了回來。
說是在外面幹活時,受了傷。
我們又幫着請了郎中,一番折騰後,我們就回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