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917章 建學堂
趙寶鳳立馬坐直了身子,“陳老爺,您說!
”
“你娘家人有沒有想過,讓趙甯走科舉這條路?
”
趙寶鳳連忙搖了搖頭,“陳老爺,莊戶人家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有閑錢供他讀書啊!
當初,讓趙甯讀書,也是想着多識幾個字,能在鋪子裡當個夥計就不錯了。
”
“大嫂子,如果不用考慮銀子的事,趙家可願意讓趙甯走科舉這條路?
”
趙寶鳳想了想,“要是手中有銀子的話,誰家不想自己的孩子走科舉這條路。
就和北修似的就是中個武舉人,那也是光耀門楣的事。
”
陳宇心裡有了數,“趙甯這小子确實不錯,聰明,還能吃苦,我很是看好他。
”
趙寶鳳樂得已合不上嘴,趕緊起身給陳宇和陳夫人倒茶,“您們喝茶。
”
趙二寶和趙甯得知陳宇來了家中,還是說趙甯讀書的事,趙二寶趕緊拉住葉北修,“北修,陳老爺怎麼說?
”
“二舅,陳老爺在家等着呢,咱們還是下去說吧!
”
趙二寶尴尬地看了看自己渾身是泥的衣服,他撓了撓頭,别别扭扭地說道,“人家陳老爺好歹是京城來的富戶,又是趙甯的先生,我這個樣子去見他,是不是不妥啊!
”
趙甯已把自己收拾利落,他彎下身子,幫着趙二寶把身上的泥拍打幹淨,“爹,無妨的,先生來家,自有他的道理。
咱們還是聽北修哥的話,下去聽一聽先生怎麼說。
”
葉北修看着趙甯的樣子,很是滿意,“二舅,你就聽甯表弟的吧,咱們趕緊下去,别讓先生等太久了。
”
“對,對。
”
趙二寶和趙甯跟着葉北修進了屋,互相見了禮後,陳宇就開口說了話,“趙老弟,你家你能說了算嗎?
”
趙二寶哆嗦着嘴唇,“陳老爺,能,我能。
”
“那就好,我呢,剛才也和大嫂子說了,我來家中就是為了趙甯讀書的事。
趙甯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我想着,讓他全天跟着我讀書。
你看成嗎?
”
“這......”
趙二寶是又驚又喜,喜的是自家兒子竟然得到先生的認可,可随後他想到讀書的花費後,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陳宇似乎看穿了趙二寶的心思,“趙老弟,銀子的事你不用愁,你們也知我陳家做什麼的,不差趙甯讀書的那點銀子。
我就是惜才,不想瞎了這麼一棵好苗子。
”
趙二寶拉着趙甯,“快,快給陳老爺跪下磕頭。
”
父子倆一起跪了下來,陳宇趕緊把他們拉起來,“咱們可不興這些。
”
随即他很是嚴肅地看向趙甯,“趙甯,既然決定跟了我,就要好好學。
”
“先生放心,我定好好讀書。
隻是......”
“說話不要吞吞吐吐,有什麼話就說。
”
趙甯應了一聲是,“先生,我想的是,我讀書不能讓先生花銀子的。
”
趙二寶聽了兒子的話,也跟着點頭,“對,趙甯說得對。
”
趙寶鳳輕輕拉了拉趙二寶的衣袖,“二寶,你先别說話,聽一聽趙甯怎麼說。
”
陳宇也擺了擺手示意趙甯接着說。
趙甯又朝着陳宇恭敬地行了禮,“趙甯能得先生厚愛,是趙甯的榮幸。
我是這麼想的,我能不能給先生打欠條,等我以後掙了銀子後,再把先生給我花的銀子還給先生。
”
趙二寶趕緊阻止趙甯,“甯兒,我和你娘能供得起你,你安心讀書就成。
”
陳宇聽了趙甯的話,很是贊賞,“好,我應了你,隻是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你沒有高中,你怎麼還我銀子呢?
”
“趙甯有手有腳,且趙甯又比旁人多讀了幾年書,我想着即使沒有考中功名,我也有能力把欠先生讀書的銀子還上的。
”
“好,成交。
”
趙二寶顫動着嘴唇還要再說話時,已沒了機會。
“明日,你就安心去學堂讀書吧!
今日回家去帶些你平常用的物品,明日起就住在我家。
白日跟着大家一起在學堂讀書,晚上在家裡,跟着我單獨讀書。
你年歲不小了,我想着讓你多下些功夫,早日下場應試。
”
“是。
”
“多謝陳老爺,您可真是我們趙家的大恩人啊!
”
“咱們既然遇見,就是有緣。
說到底還是趙甯争氣,趙老弟,你有福啊,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子。
”
陳宇拍了拍趙二寶的肩膀,就起身準備離去。
陳夫人自是也跟着陳宇離開了。
葉北修和張覺夏也沒有要留下的意思,和趙寶鳳說了幾句話後,也離開了。
張覺夏和葉北修出了自家大伯的家門後,見陳宇和陳夫人還沒離去。
陳夫人對着他們說道,“你幹爹特意等的你們,說是有話要說。
”
兩人趕緊走到陳宇跟前,陳宇看了他們一眼後,“聽說你們身邊的人,都在搶着蓋房子?
”
“嗯。
”
“讓他們先等着,我想在葉家村蓋處真正的學堂。
”
“好!
”
張覺夏爽快地應了,“幹爹,蓋學堂也算我們家一份。
還有,我還想和裡正爺爺商量商量,把學堂建的大一些,不但收咱們村子裡的人,山裡山外,山上山下的村子裡,隻要想來讀書的孩子,咱們都收。
如果家裡特别有困難的,咱們可以資助。
幹爹,你說咱們設個獎學金如何?
”
陳宇聽了張覺夏的話,很是有興趣,“說來聽聽。
”
“其實很簡單,咱們拿出一部分銀子,用來資助讀書好,家裡又拿不出銀子的這些孩子讀書。
”
“這确實是個好主意,這事兒就這麼辦了。
我也不搶你們的功勞,咱們兩家一人一半,你們看如何?
”
“一切都聽幹爹的。
”
“隻是,幹爹,如果學堂裡的孩子多了起來,你一個人能應付過來。
當初,村子裡的人可是隻是想着,讓孩子們多識幾個字而已的。
”
“找先生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幹爹我在外行走多年,找幾個教書的先生,還是能找到的。
”
張覺夏還是想提醒陳宇,“幹爹,您是不是忘了,這不是在京城,您想過沒有,有幾個先生會願意在咱們這深山裡待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