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若不給康妃點顔色瞧瞧
她斜倚在臨窗的軟榻上,手邊小幾上擱着一盞清茶。
下首處,賢妃與璇妃分别端坐着。
賢妃依舊是一身月白,清冷如霜。
璇妃則穿着杏子黃的宮裝,眉眼間帶着幾分雀躍和認真。
沈知念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流轉片刻,最終落在賢妃身上,聲音溫和:“……賢妃妹妹,你性子沉穩,處事公允,宮務上也素來明晰。”
“璇妃妹妹于這些庶務上還生疏些,本宮想着,不如就先由你帶着她?她從旁看着,學着些,待慢慢熟悉了,再讓她試着上手。”
“你看如何?”
賢妃聞言,擡眸看了沈知念一眼。
見對方目光坦然,确是有意提攜璇妃,便微微颔首。
她的聲音清淩淩的,一如其人:“皇貴妃娘娘安排甚是妥當。臣妾遵命。”
璇妃立刻轉向賢妃,一雙明眸亮晶晶的,帶着毫不掩飾的感激:“那就有勞賢妃姐姐了!臣妾一定好好學,絕不給姐姐添亂!”
沈知念見璇妃這般模樣,唇角微彎,補充道:“也不必太過心急,凡事多看多聽。有拿不準的,多問問賢妃,或是來回本宮都可。”
“是,臣妾明白!”
璇妃用力點頭,身闆都不自覺地挺直了些,仿佛即将面對的不是繁瑣宮務,而是一件極有趣的新鮮事。
賢妃将她的反應看在眼裡,清冷的面上依舊沒什麼表情,隻淡淡道:“既如此,稍後便請璇妃妹妹随本宮回延禧宮吧。”
“今日正好有幾樁各司呈報上來的日常用度、器物領用核銷的例事,不算複雜,可先從這些看起。”
璇妃應得幹脆,臉上是全然信賴的笑容:“好!”
沈知念端起茶盞,輕輕吹開浮葉,氤氲的熱氣模糊了她眼底滿意的神色。
讓賢妃來帶璇妃,是最穩妥不過的安排。
賢妃清冷,不結黨。由她帶着,璇妃既能學到真東西,也不會被其它勢力沾染。
後宮權柄總需有人分擔,培養可信之人,方能長久。
這個插曲過後,賢妃與璇妃便告退了。
胡忠才過來行完禮垂首禀報:“……啟禀皇貴妃娘娘,禮部已拟定章程,貴妃娘娘及諸位主位娘娘的冊封禮,定于四月二十八舉行。”
“特來請皇貴妃娘娘示下。”
沈知念淡淡颔首:“本宮知道了。”
“既已定下,便曉谕六宮,着内務府與禮部依制籌備。”
胡忠才躬身應下:“是,奴才遵命。”
見皇貴妃再無其它吩咐,他保持着恭敬的姿态,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
翊坤宮燈火通明。
小田子垂首站在下方,說出查探來的消息:“娘娘,奴才反複查證。那兩個碎嘴的玩意雖咬死了不松口,但幾經周折,奴才最終摸到的線頭,似乎隐隐指向……儲秀宮。”
“儲秀宮?”
敦妃正端着茶盞的手猛地一頓,幾乎是愕然地擡起眼,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康妃?張悠然?”
這個結果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在敦妃心裡,康妃靠着那個病病歪歪的,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的五皇子,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聖眷也平平。
敦妃從未将她放在眼裡,更不曾視作對手。
怎麼會是她?
“居然是康妃想在背後攪弄風雲,挑唆本宮去對付皇貴妃?”
“奴才查到的線索,确實都隐隐約約指向儲秀宮。”
小田子不敢把話說死,但意思已然明确:“娘娘,您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還請娘娘示下。”
短暫的驚愕過後,敦妃心中瞬間湧起了一陣怒火!
她将茶盞重重撂在桌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裡頭剩餘的茶水濺濕了桌案。
“好!好一個康妃!好一個張悠然!”
敦妃氣得發笑,豔麗的眉眼間盡是厲色:“皇貴妃位同副後,踩在本宮頭上,本宮暫且忍了!”
“可康妃算個什麼東西?一個靠着藥罐子養子勉強立足的貨色,也敢在背後玩弄手段,把本宮當刀使,誰給她的膽子?!”
敦妃越說越氣,胸口劇烈起伏:“本宮平日是不愛與她計較,她倒真把本宮當成沒牙的老虎,任人拿捏的病貓了?”
“若不給康妃點顔色瞧瞧,她怕是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話音落下,敦妃眸中寒光一閃,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朝小田子招了招手。
小田子會意,立刻附耳過去。
敦妃壓低了聲音,語氣帶着一股狠戾勁:“康妃不是靠着那個病秧子養子,才勉強在陛下面前有幾分體面,在宮裡立足麼?”
“儲秀宮的那些奴才,不是仗着主子封了妃,也跟着得意起來了嗎?”
“找機會好好‘提點’一下他們,讓他們知道跟着一個不中用的主子,是沒有前程的。”
小田子聽得仔細,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立刻躬身:“奴才明白了。”
“娘娘放心,奴才定會找機會收買儲秀宮的人,讓他們替咱們辦事,絕不會牽連到娘娘身上。”
敦妃冷哼一聲,重新靠回椅背,擺了擺手。
小田子不再多言,恭敬地退了下去。
敦妃撫摸着手指上的蔻丹,眼中盡是算計與冷意。
康妃,她們走着瞧!
……
長春宮。
内室檀香袅袅,一片靜谧。
莊貴妃端坐于紫檀木書案前,正垂眸抄錄着一卷《金剛經》。字迹清瘦工整,帶着幾分超脫的禅意。
小蔡子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研着墨,眼角餘光瞥見莊貴妃沉靜的側顔。
他帶着幾分邀功般的竊喜,忍不住道:“娘娘,算算時間,翊坤宮那邊……怕是已經查到儲秀宮了。”
“接下來,就讓敦妃娘娘和康妃娘娘她們鬧去,娘娘您便可高枕無憂了!”
莊貴妃忽然擱下了筆,擡起眼淡淡地嗔了小蔡子一眼。眼神并不嚴厲,甚至帶着一絲慣常的溫婉。
“瞧你這股鬼機靈勁。”
莊貴妃聲音柔和,如同春水拂過:“後宮姐妹,當以和睦為要。本宮日日抄錄這些經文,便是盼着六宮安甯,陛下也能少些煩憂。”
“以後不可再行此等事了,知道嗎?”